两只猫,就是邓老的言论——不管黑猫白猫,抓到老鼠就是好猫。
两只鸟,是习总的言论——腾笼换鸟、凤凰涅槃。即旧的不去、新的不来,主动更新换代,追求更好的发展。
卖农资的时候,大家也会不自觉的用上这两种思维。
两只猫论,大家执行得比较彻底。不管用什么招数,只要把农资卖出去,只要生意铺的更大,只要赚得更多,那就是成功的。当然,不局限方式当然是好的,东边开农资会搞促销,西边种示范田博认可,南边送货上门赚辛苦费,北边代卖农产品聚人心,只要能赚到钱,农资人头脑灵活也不怕吃苦、下面子,生意越来越红火。但是,弊病也是有的,以次充好有,忽悠团有,改换生产日期有,擅自勾兑有——不限手段,一切朝利益看齐。所以农资人的好名声,有时候不禁会被这些人给坏了。
两只鸟论,这个新一点。可能大家不熟,不过在生意中自觉不自觉地都在用,刚好习总做了表述。
一是改变。腾笼换鸟、凤凰涅槃,都是在鼓励大家敢于改变自己过去的方式,不必沿袭继承过去的老方法。农资人一直赊销,这是整个行业的毒瘤。碰上手头资金不趁手,只能到处求借,银行多半是不搭理的。借能借到,只是慢且数值有限且利息高,现在有国家政策有偏向农业融资,还有一些商业化的农村金融项目,这些都可以纳入农资人融资选项。保持原汁原味不做改变,不足以让农资人在这个物价高涨的时代跟上步伐。别人坐高铁,你坐绿皮车,速度不够快迟早会被彻底淘汰,所以,顺势就改变吧。
二是创新。腾笼换鸟、凤凰涅槃,要涅槃可没那么简单,难道说涅槃就是换个招牌,改个摆设,加台电脑?凤凰还得被烧成灰,农资人想创新也得伤筋动骨。看着别人干什么,自己急忙跟风,什么好用就来一套画皮,那叫瞎折腾,不叫创新。必须得吃透自己想要的是什么,针对一个点使劲钻。
三是舍得。腾笼换鸟、凤凰涅槃,要的就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,要是舍不得丢弃旧的,房子里都是鲍鱼的臭味,又哪里闻得到芝兰的香气。农资人也是一样,你要好好发展,对过去的一些老法子,该丢就丢。比如说酒到杯干,喝几杯酒拿几万货——有没有用?有!但这不是什么好方法,你好像发展得更远、更长久,就必须舍得抛弃这种歪道。农资竞争进入新一轮厮杀期,还是一样拉关系拼酒做人情,这片江湖还怎么活下去。
四是统筹。腾笼换鸟、凤凰涅槃,一进一出之间就考验农资人的素质了。如果眼界不开阔,就永远意识不到自己的局限。如果不会统筹,就永远不会找到适合的新道路。一方面,我们知道自己的老法子不成,另一方面,我们希望找到新的高效的路径。这个高效路径,就是农资人多方探查、久经思虑之后的结果,不断观察市场动态、国家政策、行业趋势,当大伙争议电商的时候就不要高高挂起,当大家觉得零增长是个大坎的时候也不要视而不见,当大家放弃百草枯的时候也不要逆势而为……不能总跟着自己走,适当放宽眼界,学会统筹,农资人才能为自己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。
从两只猫到两只鸟,整个国家的经济方式都在变,都在调整,我想,咱农资也是国家经济的一部分,跟着它走总没有错。